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宣传> 医疗特色

文化宣传

胆囊结石与胆囊炎

                                                 副主任医师  田谧 

 田谧,副主任医师,硕士学历,现担任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肝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运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胆科疾病,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我院肝胆病科医生。
  曾主持、参加省市级科研课题35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成果9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篇(核心期刊6篇),主编医学专著2部、副主编1部、参编5部。

胆囊结石与胆囊炎均是肝胆病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经常一起出现,胆结石可以引起胆囊炎,而已经出现胆囊炎的胆囊则更容易产生结石,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多,二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

研究显示,胆囊结石的成因与多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基因表达、胆囊功能、胆囊结构及细菌感染等。临床上,常见胆囊结石与胆囊炎并存。究其原因,可以说二者是互为因果。

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都通过实验验证了细菌在胆固醇结石中的存在及其作用。因此,在慢性胆囊炎时,胆囊内细菌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胆囊结石的形成。同时由于慢性胆囊炎的长期存在,也会导致胆囊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

当胆囊管的结构发生异常、狭窄时,迂曲的胆囊管必然影响胆汁的正常排出;加之慢性胆囊炎常使胆囊壁增厚,收缩功能减弱,胆汁排出的动力减低,继而发生胆汁淤积,为胆囊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胆囊结石形成,反过来又会促进胆囊炎病情的不断发展。

较小的胆囊结石容易在胆囊壶腹部或胆囊管处发生嵌顿,胆汁排出部分或完全受阻,轻者可以加重胆汁淤滞,病情重者则会诱发急性胆囊炎、坏疽、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而且,小结石还容易进入胆总管,继发胆总管结石,导致胆道梗阻和急性胆管炎,乃至胆源性胰腺炎。而较大的胆囊结石往往严重影响胆囊的收缩功能,且长期刺激胆囊壁,加重慢性炎症,久而久之,甚至有可能发生癌变,众多医学研究者进行过统计,结果显示胆囊结石结石越大、存留时间越长,其发生胆囊癌变的机会就越大,而大约有75%~90%的胆囊癌患者均伴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

由此可见,胆囊结石与胆囊炎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常常并发,互相促进,使病情不断加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定期体检,一旦发现,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胆囊炎、胆结石虽然常常并发,但二者的特点却不相同。胆结石病情相对平稳,即在平时患者多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只有在体检时做消化系统B超或彩超时,才被偶然发现。而胆囊炎的病情则相对易于反复发作,如在过量进食,或摄入高脂肪食物,或在工作紧张、休息不佳时就即会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部隐痛,或伴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恶心等症状,而在胆囊炎病情严重时,则会出现胆绞痛、呕吐、大汗出等症状。

胆囊炎、胆囊结石检查最常用的是B超或彩超,急性胆囊炎可见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或毛糙,囊内有浮动光点,伴有结石时可见结石影像;慢性胆囊炎可见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或变形。

另外,还有胆囊X线检查,急性胆囊炎腹部平片可见胆囊增大阴影;慢性胆囊炎胆囊造影可见胆结石、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或胆囊显影淡薄等。

还有可能对胆汁和血液进行化验检查,急性胆囊炎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血清黄疸指数和胆红素可能增高;慢性胆囊炎胆汁中黏液增多,白细胞成堆,细菌培养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