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患者服务
导医资讯Vaccine lmmunol
医保须知Medicare
医疗服务信息MedicalServices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在线留言Feedback
专家介绍
肺病科

王玉

    王玉教授,女,生于1939年,吉林省梨树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任医师,国家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吉林省英才奖章获得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专家,全国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现任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回聘专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十二五”肺结核课题指导专家。

 

国家名老中医—王玉


医 路 风 采

1966年长春中医学院六年制本科毕业,1968年分配到大安县中医院内科工作,1982年调入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内科,曾担任呼吸科主任、第一党支部书记,一直在第一线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对呼吸系统疾病有较深的造诣。王老重内经、崇仲景,从事中医呼吸内科医疗、科研、教学工作近50年,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培养一大批中青年医疗科技骨干。她现虽已年近八旬,仍不辞辛劳坚持工作在医疗、科研第一线,不畏繁重任务,出门诊带高徒,主持名老中医工作室工作,并被医院聘请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十二五”课题指导专家。王老医德高尚,汇容中西,厚德载物,深受弟子们尊敬和爱戴,同时也得到广大患者的信任和敬仰。

 

 


青 年

                         自幼习医,路曲志坚

从小受其父亲熏陶,常常看见父亲诊病,开方,抓药,特别是看到患者治愈后的笑脸,很受触动,从心底里萌生对中医学的热爱,便立志当一名好医生。因此高中毕业后第一志愿就选择了报考长春中医学院,学习期间,在授课教师陈玉峰、任继学、胡永盛、杨宗孟、刘柏龄等名家培养下,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扎实的基本功,而且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学到了为人治病的高超技术和高尚的医德,为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毕业后到大安县中医院,大安县烧锅镇中心卫生院工作。她除了临床工作外还给赤脚医生及学生讲课,至今还有部分她的学生在基层热心为患者服务,有的已成为业务骨干,为广大农村培养了一批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基层医院接触病人多,而且病情复杂,分科不细,除了内科疾病外还参加过阑尾炎手术、绝育术、拔牙、诊治妇科疾病等,还经常参加抢救农药中毒、烧烫伤、肺性脑病、呼衰、心衰等急危重患者。总之在大安工作的十七年里,接触到各种疾病,加之幸遇“六二六”来的“白医大”教授们的培训和指导以及当地有经验医生的传承,使她掌握了高超技术,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学 术

              熟读经典,师于古而不泥于古

  王玉教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熟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且在临诊中非常重视辨证论治,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在临床用药中多以经方为主,根据患者的病情加减治疗,在临床中既继承了古代医家的优秀思想,又融入了自己的观点,真可谓“师于古而不拘泥于古。”

 



学 术

科 技 兴 业

王玉教授在临床实践中不仅有高超的技术,而且善于总结经验,是吉林省现代中医药研究大家,多年来进行科研立项、研究新药、研制成功治疗哮喘的“喘嗽宁片”、“银黄平端气雾剂”,治疗肺心病的“丹葶肺心颗粒”、治疗肺结核的双百口服液;治疗气管炎的“金贝痰咳清冲剂(临床负责人)”等,均获国家新药证书,应用于临床,受到好评,特别是“银黄平喘气雾剂”成果鉴定被评为,中药复方制成气雾剂填补国内外空白,尚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水平。在全国率先研制出中医药治疗肺结核新药“抗痨营养液”和中药复方治疗肺心病新药“丹葶肺心颗粒”。退休后,被返聘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 、“十二五”肺结核课题专家,在她的指导下,课题顺利结题,并取得了满意的成果。由于她在呼吸病专业领域贡献突出,其学识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得到同行公认。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聘为审评专家,中华内科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为顾问,曾为省中医局、省科技厅审评专家。


学术             

                         著作及论文

   王玉教授将其临床及科研丰富的学术经验进行总结,做为主编、副主任及编者撰写著作1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并参与和指导学生发明专利。另外,王玉教授的弟子根据其临床经验及科研成果编写了《王玉名老中医经验集》,以供年轻的医生学习和交流。

 



学 术

                    硕 果 累 累

多年的科技创新使得王老科研硕果累累,主持研制的“银黄平喘气雾剂”1994年被省科技厅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临床研究的中药“复方胃康灵”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第三主持人)获省优秀新产品质奖、金鹰奖,并于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年至1996年指导学生研制的“金兰气雾剂”治疗咽喉炎,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的“丹葶肺心颗粒”治疗肺心病,2004年被长春市科技局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局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指导学生研制的“抗毒菌消颗粒”治疗呼吸道感染,于2008年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百精抗痨薄膜片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研究,2011年获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指导学生立项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哮喘急发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获科研经费85万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肺结核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获资助经费2098万元。“十二五”期间又获得滚动资助经费1475万元,成为研究院建院以来经费最多、级别最高也最重要的科研项目。



医 德

                      德 医 双 馨

王玉教授不仅医术高明,医德还非常高尚,获得患者的一致好评。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她态度和蔼,总能换位思考,不计疲惫与忙碌,耐心给患者讲解病情,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传 承

老骥伏枥 薪火相传

 

王玉教授退休后被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回聘,一直穿梭于科研、临床、教学一线工作。不仅坚持常年上班,而且节假日不休息,经常把材料带回家写。那种刻苦专研、孜孜以求的精神,为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其先后带教四批高徒学生已成为医院各自岗位的青年骨干,王晓岩博士任专项办主任、消化内科主任;王胜圣现任药理基地主任;宋智冰博士任医务科长;回春博士为病案室主任,徒弟们茁壮成长成为医院的中间力量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和辛勤培养。王老身体力行,严于律己,不懈的追求进步和钻研学习。常年坚持周三、日上午出诊,带领学生实践;科研方面,王老贯彻以科学发展振兴中医事业并以毕生精力为之奋斗。王老一方面贯彻省局领导号召的“真中医”思想,不辞辛苦带教三批师承高徒,期望在临床中再培育出中医界的新生力量;另一方面近八年来带领两名博士和四名硕士研究生在重大专项办,指导和协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与全国14家合作单位对中医药防治肺结核进行联合攻关。




传承

                   培养科研人才

    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十二五” 肺结核课题研究期间,在王玉教授的指导下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建立产、学、研、用,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队伍,培养了中西医治疗肺结核青年骨干、博士、硕士,使中医药防治肺结核的科研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传承

                    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

     “王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于2012年7月获批成立,工作室由12人组成,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3人,博士3人,硕士9人,学士1人。并与全国十四家合作单位建立网络交流平台,互相沟通、进行学术交流。